勤信榜样 | 初心如故待今朝,共看繁花似锦开

  在绿茵场上,两位教练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。他们在这里辛勤耕耘了二十多年……每天下午,余晖未尽,他们就已经出现在训练场上,带领着学生挥洒汗水,他们就是3044AM永利集团吴淑君、江群老师。他们以严谨的训练方法、独特的训练理念挖掘运动员潜力,并对运动员心理状态进行细致关怀。他们不仅是运动场上的领导者,更是教学领域的探索者,致力于将体育精神与育人情怀相结合,培养出一个又一个优秀的运动员。


 

 

一、教书育人——匠心担当沐光而行


  “甘为孺子育英才,克勤尽力细心裁”这句话在校田径队指导教师团队内心深深扎根,成为教师生涯长期恪守之理念。坚守“四有好教师”标准,忠诚党的教育事业,以德立身、以德立学、以德施教,用真才实学、真情实意和人格魅力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启发学生、引导学生,在模范履行岗位职责中不断提升立德树人水平。


  田径队指导教师团队承担了大学体育一、大学体育二、大学体育三、大学体育四的体育课、健康跑、全校的选修课等工作任务,每年工作量超过400多学时,还承担着四个年级24个班共384学时的体测任务。



  源于对体育的热爱,教练们坚持多听、多学、多问、多想,渴望汲取专业知识,对教学的新项目新技能经常通过从杂志、别人的训练和一些录像上去自学,运用多种有效手段和方法,提高教学的趣味性。


  师德之魂是师爱,两位老师一直以“育人至上、体魄与人格并重”为体育教育观,始终站在教学第一线,坚信忠诚履责、他们兢兢业业、勤勤恳恳、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,严格要求自己,尊重学生,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、能力、情感、品格、精神、价值观。对待学生坦诚而不鲁莽、关心而不骄纵、信任而不包庇,因而在学生当中树立了良好的师长形象,使学生“敬而亲之”。


  二、田径训练——不忘初心岁月为证


  在进行课堂常规教学的同时,他们还负责田径队的训练,通过训练活动,宣传和带动了校内阳光体育活动,营造了积极活跃、健康向上的特色校园文化氛围,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和发展。从1996年成立田径队开始他们就是田径队队员的领航者、带路人,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以身作则,言传身教。 



  从当教练的第一天起,他们就把全部心思用在了训练上,寒来暑往,数十年如一日辛苦耕耘,把操场当成了家。早出晚归,披星戴月,他们的身影早已在学生心里刻成了一幅画。


  在日常训练中,他们总能用那温馨而治愈的笑容,为队员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。然而,在关乎队员学习和健康的时候,他们又会展现出严肃认真的一面,确保队员全面发展。他们的专业实力无可挑剔,每一次指导都精准到位,直指问题的核心,为队员指明前进的方向,助力队员不断突破自我,取得更大的进步。在队员心中,他们不仅是老师和教练,更是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,他们的影响远超越了教师和教练的角色,成为队员心中不可磨灭的印记。


  和队员的朝夕相处使得他们详细了解每一个队员,并能根据不同项目需求和运动员个人特点,调整训练计划,更新训练方法,大到整体动作姿势,小到分解动作,都不厌其烦地进行示范、讲解,部分队员手把手地指导教学,他们还善于将田径训练与其他项目结合起来,相辅相成,促进队员进步与提高。盛夏时节,骄阳似火。田径场上常常传来他们清脆的声音:“腿抬高点!”“步子大一点!”……但训练一结束,他们就立马上前问队员心率怎么样?有什么异常感觉?身体是否能适应当前的强度?


  两位教练重言传,重身教,爱学生跟爱自己的孩子一样,不保留,不割舍,不是父母,却像极了父母。


  他们仿佛天生携带了无尽的正能量,每一次与他们相处,队员们就像是被一股温暖的气泡包裹。他们在每位队员的田径之路上都扮演了至关重要角色,他们既是严格的指导者,也是温情的朋友,他们的夸奖从不是空洞的客套,而是细致入微,让人感觉到被真心实意地看见和认可。他们记得队员每个训练的小目标,当队员达成时,他们比你还激动:“我就知道你可以的!你太棒了!”这样的话语,像一股无形的动力,推着队员不断向前。在这样的教练身边,队员很难不对自己充满信心。他们不只是在技术上指导队员,更在心理上为学生筑起一道坚固的支持系统,让学生相信自己拥有无限可能。


  苦干、实干、巧干是他们的教练心得。田径训练要在日晒雨淋的田径场里摸爬滚打,这必须得吃得了苦;实实在在进行训练,没有捷径可走,这是田径训练中不变的法则;巧干就在于钻研,以最有效的方式进行运动训练,避免蛮干,这是成为一名优秀体育教练基本的要素之一。


  近些年来学校坚持党建引领,发展迈向新征程。新校区体育设施愈加完善,在学校党委大力支持和田径队的团结努力下,功夫不负有心人,近年来捷报频传:学校田径队在2018—2024年的首都高等学校学生田径运动会上,共斩获五金三银四铜,20人取得了前八名的好成绩并多次打破学校记录。其中2019年我校学生参加了北京高校百英里接力赛,本次比赛共计41支参赛队完赛,参赛院校31所,在本次比赛中我校学生全力以赴、努力拼搏、奋勇争先,以全部是在校生的情况下以11:49:18成绩取得了第16名。



其中在第60、61届首都高等学校学生田径运动会上,我校队员们克服伤病、新冠复阳等困难和恶劣天气等不利因素,奋力拼搏、勇攀高峰,发扬团结奋斗、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,共斩获两金一银三铜,3人4次打破了学校记录,再创佳绩。


  在62届首都高校比赛中,参赛的17名田径队队员们积极努力,奋力拼搏,最终以两金两铜共计10项前八名的好成绩圆满完成比赛任务。


  同时,在历年校运会上,田径队多名队员也都斩获佳绩,今年校运会上更多人多次打破校记录。


  成绩重要,成长更重要。在校田径队指导教师团队的老师看来,体育训练不只是为了取得成绩,更要享受过程、锻炼身体,实现全面发展。经常和其他任课老师交流,关心田径队员的品德表现和文化成绩,不少田径队员进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西安交通大学等高等学府进一步深造。文明其精神,野蛮其体魄。他们认为运动训练很纯粹,而且是自律的过程,越自律越自由。坚持体育训练帮助他们练就了良好的体魄,可以有更多的体力和精力从事热爱的学习与科研。


  三、付出不声不响,坚守无怨无悔


  吴淑君老师1994年6月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,江群老师于1996毕业后分配到我校,近30年来一心扑在体育教学和参赛训练中。他们坚守教学一线,兢兢业业,任劳任怨,赢得广大师生的尊敬。他们改革创新,敢于拼搏,勇于奉献,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严谨的治学态度,辛勤耕耘,取得了突出成绩。他们舍小家顾大家,爱学生如子女,视事业如家业,勇于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,苦口婆心地教育学生、上好每一堂课,用执着的敬业精神感染着学生。



  他们发挥专业的特长为社会服务,为校争光。田径队教练以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从业经验,为马拉松和大学生运动会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。作为裁判,要确保整个比赛正常进行,忠于规则,维护好规则。“公平、公正、公开”是她作为裁判员的座右铭。吴淑君老师参与2019年和2022年参与北京马拉松的裁判组织和裁判工作、2022年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选拔赛的裁判工作、参与首都高等学校第57届、59届、60届和61届学生田径运动会的裁判工作。他们立足自身岗位,履职尽责,公正执裁,团结协作,以精湛的业务能力和认真的工作态度,得到了国内同行与赛事组委会的高度认可,凭借其优异的表现获得了优秀裁判的称号。


  两位老师带领的田径队一直以来都是一支团结友爱,互帮互助,训练有素的队伍,始终坚持有计划的科学系统训练,保持优良传统和锐意进取的精神。


  他们虽然平凡,却充满了力量。他们用自己的方式,影响着每一位学生的成长,让他们在运动中学会坚持、勇敢和自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