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12月7日至12月8日,2024年首都高等学校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在北方工业大学隆重举行,本次比赛设置甲、乙、丙三个组别,共有来自59所院校的运动员参赛,其中我校派出7名运动员参加乙组比赛。他们是来自机电工程学院的杨璇和常浩然;来自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的杨亦涵和韩名朗;来自理学院的宗新宇;来自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的于自凯;来自计算机学院的李明翔。
12月7日,团体第一阶段小组赛正式开始,我校男子团体在小组赛中战胜中国石油大学、北京工业大学,虽以1:3的成绩惜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,但以小组第二的好成绩出线。12月8日则进行男子团体第二阶段比赛,我校在16进8的比赛中以1:3的成绩惜败北京科技大学,但顺利进入了十六强,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。
在小组赛的激烈角逐中,我校运动员韩名朗以其卓越的表现成为了赛场上的一颗璀璨明星。面对实力强劲的对手——中国石油大学与北京工业大学,他展现出了非凡的技艺与坚韧不拔的精神,凭借其精准的控球能力、快速的反应速度以及多变的战术策略,让对手难以捉摸。在比赛中他没有丝毫懈怠,反而更加专注于每一个细节,在一场场胶着的较量中,韩名朗凭借着超乎常人的冷静与决断,最终为队伍拿下至关重要的两分,点燃了全队士气。
在对阵北京工业大学时,我校运动员宗新宇在比赛中面对强大的对手,当比赛的天平似乎已悄然倾斜,出现比分落后的不利局,但他并未选择放弃,而是依旧沉着冷静,不骄不躁,与教练及时有效沟通,逐渐缩小比分。最终,在一场场紧张刺激的对决后,实现了逆转,从绝境中杀出重围,反败为胜,赢得了场外阵阵掌声和连连叫好。
于自凯、李明翔、常浩然这三位年轻运动员,在两位经验丰富的学长引领下,犹如璀璨新星般闪耀于赛场,他们的表现令人眼前一亮。面对来自各高校的高手,三位小将没有丝毫的畏惧与退缩,反而以一种难能可贵的勇气和决心,迎难而上。比赛中,无论是领先时的沉稳应对,还是落后时的相互鼓励,三位小将都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坚韧与自我信念。他们没有被一时的胜负所动摇,而是坚持打出自己的风格,每一分都拼尽全力,每一局都力求完美。
我校女子团体,面临突如其来的挑战是其中一名队员因病无奈缺席这次比赛,这时运动员杨亦涵与杨璇没有选择退缩,反而以更加坚定的步伐站上了赛场,她们用行动诠释了“队友缺席,精神不倒”的团队精神,展现了超越胜负、勇于担当的体育精神。尤为难能可贵的是,她们在整个过程中展现出的学习态度。无论是比赛间隙的快速复盘,还是赛后对于技战术的深入探讨,都透露出她们对于提升自我、追求卓越的不懈追求。
这场比赛不仅是球员们技艺与意志的较量,更是两位教练智慧与心血的展现。我校王志强教练和刘洋教练悉心指导与无私奉献,不仅体现在技战术层面的精准把控,更在于他们那份对队员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激励。正是有了这样的教练团队,队员们才能在赛场上无所畏惧,勇往直前。王志强教练在场边密切关注着比赛的每一个细节。他有时眉头紧锁,深入分析对手的战术布局,眼神坚定,向队员传递着必胜的信念。在关键的比赛节点,王教练总能迅速调整战术,为队员指明方向,引领着球队在波涛汹涌的赛场上稳健前行。刘洋教练,则是队员们心中的“定海神针”。特别是在中午休息期间,当队员们都沉浸在比赛的紧张氛围中时,刘教练不仅详细复盘了上午的比赛,指出每位队员的亮点与不足,更重要的是,他用充满力量的话语,逐一鼓励每位队员,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。刘教练的话语让队员们重新焕发了斗志,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下午的比赛中。
在本次比赛中,我校乒乓球队以出色的竞技水平和顽强的拼搏精神,取得了优异成绩。回顾整个比赛过程,无论是面对实力强劲的对手,还是在关键时刻的追分反超,队员们都能保持冷静、沉着应对,充分展现了永利3044官网学子的风采。尤为值得一提的是,在比赛过程中,校乒乓球队不仅注重竞技成绩的提升,更重视体育精神的传承和发扬。队员们尊重对手、遵守规则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“友谊第一、比赛第二”的体育精神。相信在接下来的训练与比赛中,校乒乓球队会再接再厉、再创佳绩。(供稿:校乒乓球队 编辑:王悦媛 审核:刘守君 王鑫)